有关三年级春节的作文7篇
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春节的作文8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,在迎接新年的时候,我也在迎接春节。这几天我就制做一份新年表,上面写着我每天要做什么。
放寒假后的一个星期里把作业全部做完,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就和老爸和老妈一起去香港玩,玩遍香港各个有名的角落,特别是我梦寐以求的迪士尼乐园,玩完之后,打电话给外婆,让她和我们一起在广州过春节。
春节第一天,家里漂漂亮亮的,把家里挂上几个红灯笼,换上红被子、红色的床单表示喜庆祥和,还要把门口两旁摆上两盆桔子树寓意吉祥如意,在把门上贴上整齐的对联和威武的门神来保一年平安,一切都显得那么喜庆。
过年的时候,我还有一个希望,那就是我们小孩子最想要的—压岁钱啊!我希望今年春节可以多收几个红包,那样,我就可以把钱存入银行,等长大后,就可以拿来用,自己供自己上大学了。不在让自己依靠父母,那比什么都好!
过完春节,离开学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就到广州有名的地方去转一转。最后两天休息一下,做好迎接新学年的准备。
我多么多么想每年的新年都像我设计的新年一样,全家人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。
每到春节,人们都兴高采烈,欢呼雀跃。大人们都到超市去买年货;小朋友们则迫不及待地跑到商店买玩具。到啦晚上,家家户户都挂出红红的对联,贴出各色的年画,大街上灯火通明,张灯结彩。
到啦除夕,家家赶做年饭,到处都是饭菜的香味。男女老少都穿着漂亮的新衣,门前挂两个大灯笼,像天亮啦似的。鞭炮声一阵比一阵响,出门在外的人们,都回家吃团圆饭啦。
大年初一的景象与热闹的除夕截然不同。这一天,人们都去亲戚朋友家拜年。大街上还有表演杂技的人,小朋友们都去啦动物园,为的是骑毛驴、看猴子,还可以给鸽子喂食。
元宵节一到,春节的高潮就到啦。大街上到处都是人,路旁挂满啦彩灯,漫天都是烟花。这一天,人们还会吃元宵,因为这象征着新的一年幸福、快乐。
一眨眼,春节就结束啦,人们又开始啦忙碌的生活。
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,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也象征着团结、兴旺。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。
每年春节,妈妈准会带我们到一个饭馆吃饭,那里的饭可好吃了!有龙虾、鲍鱼、三文鱼……只要是海鲜,那里应有尽有。吃饭的时候,干杯声,欢笑声,祝福声,此起彼伏,可热闹了!
吃完饭以后,我赶紧去拿去年攒好的炮竹。“呯!”“呯!”它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刺耳。当然,它绽放出的形状可漂亮了!有的像秋菊、月季,万紫千红,千奇百怪。有的像流星,猛地蹿上天空。这绚丽的色彩真是美极了!
我一看手表,啊!八点了!春节联欢晚会要开始了,大家纷纷走进房间去看春晚。大家坐在电视前有说有笑。这时,爷爷奶奶发了压岁钱,我打开一看,呀!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有两百块呢。
春节,我喜欢这样的节日!它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与幸福,我不仅要记住他它,还要传承下去。
岁时节日由来已久,岁时源于古代历法,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,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了节气令。
与二十四节同时并行的节日,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。确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。所谓朔日,是各月之初一,又称元日,正月的朔日,谓元旦,旧历新年之始。元旦为一岁最早的节日。一年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延续至今,虽改称春节,但民间仍然习惯称新年。
年,既是时间概念,也是记时单位。年节无凝起源于计时单位的年。人类在漫长的蒙昧时代,没有时间的概念,过着山中无历日,寒暑不知年的生活,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,逐渐从天象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一套测定和计算时间的方法。
我们的祖先早在以采集和渔业为生的旧石器时代,就对寒暑来往的变化,月亮的圆缺,万物生长和成熟的季节,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。到了新石器时代,中国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,人们为了掌握耕作时节、不误农时,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,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;这对农作物的种植、管理和收获起了重要的.作用。同时也结束了人们盲目度日的状况,开始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。
年的名称出现较晚。根据《尔雅》记载,尧舜时称年曰载,夏代称年为岁,商代改岁称招,周代才称之为年(后来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也曾改年为载,唐肃宗三载公元758年,又改为年)。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界的国度,据《史记周本纪》记载:周人从他们的远祖弃的时候起,既好种树麻菽,弃被人民推崇为农业的始祖,号称后稷。到公刘之时,仍然务耕种,行地宜,所以,周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的民族。因此,年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。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最早对年解释是谷熟也!《谷梁传》记载:五谷皆熟为年,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。这里所谓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。在大有年的时候,人们一定要庆丰收。据记载,早在西周初年,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。
在先秦时期,各地各代的历法不一。西周时行周正,即以建子为岁首,(周历的正月相当夏历的十一月)。同时在豳国又行豳历,豳历的岁终是十月,即周历的十二月;豳历的岁首为一之日,即周历的正月,夏历的十一月。在《诗纪豳风七月》中,就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。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基本上已到了十月,进入冬季了。冬季室内是人的主要活动场所,人们常把向北的窗户堵上,在室内生火,用烟熏鼠,准备过年。所谓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,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,人们收得枣子,酿制美酒,庆丰收,敬老人。朋酒斯飨,日杀羔羊,脐彼公堂,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,美酒牺牲,欢庆新年,成为一项隆重的庆祝活动。与这种人的欢庆活动相对的是对神的敬献。在丰收之后,人们为感谢神的保佑而举行酬神赛会。酬谢神明的保佑,祭祀列祖列宗,用新米做的饭、新谷酿的酒,求神降福,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得丰收。在《诗纪周颂》中保留着一首秋收后祭祀祖先时唱的乐歌《丰年》:今年粮食收获多么多呀!粮仓是那么高大,用丰收的五谷酿成酒和醴来祭祀祖先妣和神灵,让神灵的恩泽遍施人间。
周代的这种欢庆丰年和祭祀活动,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,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,但由于每年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以及冬季的来临,这种天定日的祝丰活动基本上是一年一度,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作为年节的雏形,为以后年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今天,是大年初一,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,贴对联。我与爸爸妈妈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去买了一大袋,准备在空地上放。
夜幕开始慢慢降下来。吃过年夜饭后,我迫不及待的要求爸爸带我们下去放烟花,爸爸同意了,我高兴地手舞足蹈。
我现拿出“冲天礼花”开始放,只见“冲天礼花”先喷出一团火球直冲向云霄,接着爆开一朵绿色的花,又爆出一朵红色的的花、绿色的花、黄色的花……放到第15次的时候,礼花开始变了。变成了火球冲上天后爆开的小火球,小火球就像爆竹一样“啪啪”地响。
我又拿出“???”?始放,“???”?出一堆小火球?的、?的、?的、?的……我看的??地喊道:“哇!好漂亮啊!”
接著,又放了“大蒜”、“??”、“小?碟”等一些?花。
我们陶醉在绚丽夺目的烟火中,尽情享受节日带来的欢乐。
新年降临了,人们都喜气洋洋的,乐得合不拢嘴,瞧!一大清早,妈妈就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。我好奇的问妈妈:“妈妈你在干什么呀?“过年了,要除尘迎新嘛。”我说:“除尘迎新,这词真有趣!”原来,还有一个除尘迎新的习俗啊!
到了新年的晚上,爸爸急急忙忙的打开了电视,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带来的节目,正在吃饭的爷爷、奶奶、妈妈与姑姑都把头向后转去,对着电视机。我家春节必做的事,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。奶奶说:春节联欢晚会代表着国家的强大,所以必看。
除了以上习俗外,我还知道一个绕口令:初一的汤圆,初二的面,初三的饺子。初四之后的初五、初六、初七什么都可以随便吃。我们重庆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习俗,就是初一不准花钱,至于为什么,我也不知道。估计是想要发财吧!
其实,要说过年的习俗,我家乡还有个习俗还有初一不能扫地与倒垃圾,初二开始要在亲戚家轮流拜年等等。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,就是到了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,灯一定要亮,家家要吃汤圆,寓意团圆。
上面的三大习俗,都是重庆人必做的,如果你不是重庆人,你也可以学习一下以上三大习俗。
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,人们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。
马上就要过年了!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,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。还有最高兴的事就是妈妈要带我去成都、重庆玩!
我们坐了四个小时的高铁来到了天府之国—成都,我们入住了全季酒店,稍做休整,便去了小龙坎吃火锅,那叫一个爽呀!
第三天我们又从成都到了重庆,游览了解放碑、渣滓洞集中营、重庆科技馆,还坐了长江索道,品尝了重庆小面、地道的重庆火锅!
这个新年过得可真开心呀!
文档为doc格式